您现在的位置是:日月重光网 > 综合
最高法发布行政赔偿司法解释
日月重光网2025-07-06 19:36:37【综合】2人已围观
简介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罗沙)最高人民法院21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确保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赔偿案件,实质化解行政赔偿争议。该司法解释自2022年5月1日起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罗沙)最高人民法院21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最高政赔规定》,确保人民法院公正、法发法解及时审理行政赔偿案件,布行实质化解行政赔偿争议。偿司该司法解释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最高政赔最高法1997年发布的法发法解相关司法解释同时废止。
最高法行政审判庭负责人介绍,布行该司法解释严格落实国家赔偿法和修改后的偿司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强调公民、最高政赔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行政职权对其劳动权、法发法解相邻权等合法权益造成人身、布行财产损害的偿司,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赔偿诉讼。最高政赔行政机关不仅对作出的法发法解行政行为、法律行为违法造成损害要承担行政赔偿责任,布行对不履行法定职责行为和事实行为违法造成损害的,亦应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据介绍,司法解释科学界定损害赔偿范畴,合理确定“直接损失”的范围,进一步明确财产损害的赔偿标准。其中明确,赔偿金按照损害发生时的市场价格计算损失。市场价格无法确定,或者该价格不足以弥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损失的,可以采用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针对司法实践中所占比例较大的违法征收征用土地、房屋导致的行政赔偿案件,司法解释明确,人民法院判决给予被征收人的行政赔偿,不得少于被征收人依法应当获得的安置补偿权益。
此外,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行政赔偿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履行方式及判决方式,并规定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的履行方式,可以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被告以适当的方式履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判决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对于行政赔偿请求时效和起诉期限,司法解释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之日起两年内,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行政赔偿。赔偿义务机关在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未作出赔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很赞哦!(8927)
相关文章
- 上海、合肥、南昌提出要求 抵达当地未满5天不得进入商超等公共场所
- 刚性兑付成“挡箭牌”?私募基金圣康世纪拒付345万份额转让款,被投资者告上法庭
- 四川:用城市更新推动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
- 四年来首家!阳光保险赴港上市获批,或将成国内第10家上市险企
- 中国信通院牵头发起的“元宇宙创新探索方阵” 正式成立
- 欧洲经济还顶得住吗?最新调查:欧央行下周四将加息75基点
- 金禾实业99亿投建巩固食品添加剂地位 1100名核心员工持股锁定未来三年稳增长
- 评级机构警告:美经济一年内陷入衰退已不可避免
- 美财政部:七国集团将很快敲定俄石油价格上限
- 澳亚集团的奶牛“真牛”:每头每年产奶12.7吨,远超8.7吨的平均水平……